|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鍋爐空氣預熱器的密封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
主要有軸向密封、徑向密封、環向密封。
1)軸向密封裝置主要由軸向密封片和軸向密封板構成,軸向密封片安裝在轉子外表面,它由螺栓與各扇形倉格板的外緣相連接,并沿整個轉子的軸向高度布置。且與軸平行,隨轉子一起轉動,軸向密封板裝置主要由軸向密封片及兩塊弧形板和調整裝置組成。
2)徑向密封裝置主要由扇形板與徑向密封片組成,徑向密封片是螺栓固定在轉子的上、下隔板的端部,沿半徑方向分成數斷,也隨轉子一起轉動,徑向密封片可上下適當調整,與扇形板構成整個徑向密封裝置。它用于阻止轉子上下端面與扇形板動、靜部件之間因壓力不同而造成漏風。b)、搪瓷管表面光滑,不易掛灰,換熱強度增加,管壁溫度提高,總換熱量有所提高,鍋爐熱效率也相應提高,從而為鍋爐用戶節約了大量的煤炭資源。
3) 環向密封裝置在轉子外殼上、下端面的整個外側圓周上,它由旁路密封片與T型鋼構成,T型鋼與轉子外圓周上的角鋼相連接,也隨轉子一起,旁路密封片沿轉子外緣布置,環向密封裝置是為了防止氣流不經過空預器受熱面,而直接從轉子一端跑另一端。除上述密封裝置外,三分倉受熱面轉動的回轉式空預器通常還裝有轉子中心筒密封,靜密封片和補隙片這些都有助于減少漏風。6、管箱組合件側面對角線差,組合件高≤3m≤5mm,組合件高>。
空預器漏風系統
為減小空預器熱端泄漏,本空預器裝有調節熱端扇形板的泄漏控制系統,在正常運行中扇形板定時向轉子移動,以減小扇形板與轉子徑向密封之間的間隙,這些扇形板以它們的內端為軸上下轉動,每臺空預器熱端有三只扇形板,各對應一套漏風系統。
上面提到的泄漏區域是由于熱端到冷端的溫度變化引起的,溫度變化率增大,泄漏區域的尺寸增大,由于熱端溫度比冷端溫度高得多,導致轉子彎向冷端膨脹,使空預器轉子呈蘑菇形,轉子熱端徑向密封與扇形板之間的間隙增大,漏風系統可調節扇形板向轉子方向移動,以減少泄漏面積,減少漏風量,這樣可以減小風機電耗,減少空氣壓力損失。扇形板設計靠著徑向密封,但不連續接觸,扇形板的位置靠轉子位置傳感器控制,傳感器監測扇形板外端與徑向密封間的接近程度,以建立小的運行間隙。4、管箱與爐立柱中心線偏差±3mm,方法:用下管板邊排管中心線為基準,拉線,用鋼尺在立柱的兩個方位測量管箱下管板中心線與立柱中心線之間的距離。
為適應系統熱備用條件,扇形板可以回縮到距轉子較遠的地方,這樣可以減少轉子向上膨脹期間徑向密封的磨損,扇形板伸展或回縮的程度由電氣限位開關確定。可傾斜式扇形板以內端作為樞軸,外端與電動驅動系統相連,電動機構受控制系統控制,扇形板的表面為加工精度較高的平面,在轉子熱膨脹階段,啟動或升負荷,扇形板的內端隨轉子端部膨脹而膨脹,以減輕徑向密封與內端扇形板的接觸。更重要的是,運行幾年后,若某根管子出現損壞,可以很容易地抽出損壞的管子,換上新的搪瓷管,不必進行整體更換,與管箱整體更換相比既節省了資金,還減少了檢修工作量,縮減檢修時間,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每臺空預器熱端有三塊扇形板,每塊扇形板對應有高溫間隙傳感器和一臺提升裝置。
本系統由高溫間隙傳感器、扇形板提升裝置、轉子停轉檢測開關和控制柜四部分組撤成。
管箱式空氣預熱器組合交底內容:
1、檢查管箱外觀應無缺損、裂紋、穿孔。
2、在管箱互相垂直的兩個側面,沿中線分別用鋼尺測量,取平均值進行找正,管箱高度的偏差應±4mm。
3、檢查管箱側面對角線差,管箱高≤3m ≤5,管箱高>3m ≤7,方法是在管箱互相垂直的兩個側面用鋼尺測量對角線長度,計算每個側面的對角線的差值,再取平均值。
4、用1m大鋼板尺或150mm小鋼板尺測量檢查管板邊緣平直度偏差≤10mm。
5、管端焊縫嚴密性試驗主要無滲漏,方法:管箱斜置,煤油從管板內側注入后觀察。
6、管箱組合件側面對角線差,組合件高≤3m ≤5mm,組合件高>3m ≤7;組合件管板對角線差≤15mm;管箱垂直度偏差≤5mm。
7、防磨套管組合應裝配緊密,點焊牢固,套管露出高度符合圖紙要求,且套管內清潔。 8、兩管箱相鄰管板標高偏差±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