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耐蝕性是指電鍍產品抵抗環境條件侵蝕的能力,它是鍍層的重要性能指標之一。不管是防護性鍍層,還是裝飾性鍍層、功能性鍍層,對鍍層在一定環境下的耐蝕性都有嚴格要求。因為一旦鍍層被腐蝕,產品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耐蝕性測試是考核鍍層性能,評價產品使用壽命的重要手段,對保證產品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有一些鍍層用在有摩擦的部位,需要有良好的耐磨性,一般認為鍍層硬度高,相應的耐磨性良好,因此有時人們用鍍層硬度比較耐磨性的高低,此辦法不是很科學,因為鍍層的耐磨性不僅取決于硬度,還取決于什么材質和表面的物體摩擦、摩擦時的負荷、潤滑狀態和溫度等因素。因此鍍層耐磨性能的測試,多數是模擬實際使用情況,做磨耗試驗。
電鍍鎳表面為什么會有白斑?
突出在鍍鎳層中間的顆粒白斑一種高碳物,高碳物可能是熱處理滲碳過程及電鍍前處理時酸洗過度產生的。突出在鍍層表面的顆粒是由于清洗不,使得鍍件表面的顆粒掉進鍍液中,在電鍍過程中通過攪拌作用,使這些游離于鍍液中的顆粒與鎳離子共沉積,從而使鍍層表面出現白斑。
鍍層中孔洞白斑,可能是由于前處理酸洗過程產生過度腐蝕(表面脫碳)引起酸洗濃度太高,酸洗反應越劇烈,零件表面脫碳后,對其導電性和鍍層的附著力就會影響越大。鍍層中的孔洞白斑實際上是由高碳部分導電性差或附著力差,鍍層覆蓋不均勻造成的。
用化學鎳電鍍沉積的鍍層,有一些不同于電沉積層的特性。
以次磷酸鈉為還原劑時,由于有磷析出,發生磷與鎳的共沉積,所以化學鎳電鍍層是磷呈彌散態的鎳磷合金鍍層,鍍層中磷的質量分數為1%~l5%,控制磷含量得到的鎳磷鍍層致密、無孔,耐蝕性遠優于電鍍鎳。以硼氫化物或氨基為還原劑時,化學鎳電鍍層是鎳硼合金鍍層,硼的含量為1%~7%。只有以肼作還原劑得到的鍍層才是純鎳層,含鎳量可達到99.5%以上。
緊固件的熱處理:
熱處理是將緊固件通過一定的加熱,保溫和冷卻,使其內部組織發生變化從而獲得預期的性能、組織和結構的工藝過程。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并保溫一定時間,然后進行緩慢冷卻,使其內部組織達到或接衡狀態,使前道工序產生的內部應力得以釋放,獲得良好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為進一步淬火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