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卡的主要功能
數據的封裝與解封:發送時將上一層傳遞來的數據加上首部和尾部,成為以太網的幀。接收時將以太網的幀剝去首部和尾部,然后送交上一層。
鏈路管理:主要是通過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帶沖突檢測的載波查看多路訪問)協議來實現。
數據編碼與譯碼:即曼徹斯特編碼與譯碼。其中曼徹斯特編碼,又稱數字雙向碼、相位編碼(PE),是一種常用的二元碼線路編碼方式之一,被物理層使用來編碼一個同步位流的時鐘和數據。在通信技術中,用來表示所要發送比特 流中的數據與定時信號所結合起來的代碼。 常用在以太網通信,列車總線控制,工業總線等領域。
網卡的屬性設置
如果服務器性能低下,那么可能是由于網絡負載較大。標準的以太網數據包大小為1518個字節,大多數文件被拆分為成百上千甚至上百萬個數據包或者幀。這些小的數據包通過網絡傳輸,和眾多節點共享網絡帶寬,但是數據幀的發送與接收會帶來CPU開銷。
大多數網卡支持巨型幀,這意味著能夠處理高達9000字節的數據包或者幀。巨型幀在每個數據包中包括更多的數據,因此網絡中需要傳輸的數據包數量就變小了。吞吐量提升意味著開銷——數據包頭與其他數據包內容——以及CPU開銷減少了。
巨型幀肯定存在缺點。管理員必須對網絡中的所有節點進行配置才能支持巨型幀的傳輸。巨型幀并不是IEEE標準的一部分,因此不同的網卡配置的巨型幀大小有所不同。為了在節點之間高傳輸巨型幀要做一些實驗。更大的數據包可能會增加某些負載的延遲,因為其他節點要等更長的時間才能使用帶寬,請求與發送被丟棄或者被破壞的數據包也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網卡的特點有哪些呢?
網卡數量多,普通PC接入局域網或因特網時,一般情況下只要一塊網卡就足夠了。而為了滿足服務器在網絡方面的需要,服務器一般需要兩塊網卡或是更多的網卡。如AblestNet的X5DP8服務器主板上面內置了Intel的82546EM 1000Mbps自適應網卡芯片,這款芯片可以向下兼容10Mbps、100Mbps的端口。
網卡怎么重啟?
點擊“我的電腦”鼠標右鍵,選擇“屬性”,在系統屬性對話框中選擇“硬件”標簽,在此標簽頁中可以看到“設備管理器”選項,在“設備管理器”中找到“網絡適配器”,點擊網卡操作鼠標右鍵會彈出一個對話框,其中有“停用”的選項,點擊之后會彈出一個確認窗口,確認即可關閉網卡,回到設備管理器窗口,此時會發現網卡上有一個紅色的叉號,表示網卡已經被關閉,繼續點擊鼠標右鍵,選擇“啟用”,幾秒鐘之后,網卡就又重新啟動了,至此修改電腦的MAC地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