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穿戴矯形器?
在矯形器的下面穿一件貼身無縫純棉 T 恤衫。衣服的長度要超過矯形器的長度。采取臥位穿戴支具。將矯形器置于身體側面,將其掰開穿入。調整好位置,注意支具的主要壓力點置于正確的位置。將搭扣穿過扣環。一手推住矯形器的壓力面側,另一只手將與之對應的尼龍帶拉緊。先系上下面的搭扣,再系上上面的,重復拉緊每個搭扣,直到矯形器穿到技師要求的位置。確保矯形器的位置合適,沒有移位。如果穿戴半天后,發現有所移位,躺下重新穿戴。防止皮膚受壓破潰,當有局部疼痛、皮膚過分發紅、發紫,立即停止佩戴矯形器,回工作室檢查。
髖外展矯形器:髖鉸鏈有多種形式。如采用簡單的落環鎖式髖鉸鏈,可以在站立或行走時將髖關節固定在伸直位,開后患者便能屈髖坐下;若采用定位盤鎖定式髖鉸鏈,可將髖關節固定在多個不同的屈曲角度,患者能根據需要加以調節;采用多軸式髖鉸鏈除了屈曲角度可調外,還增加了內收外展角度的調節,使用更加靈活。
扭轉式髖大腿矯形器其特點是借助彈簧的扭力使下肢遠端(與鞋連接處)產生外旋力,并可以通過一個調節螺絲來調節彈簧的扭力大小。穿戴時要注意所產生的扭轉力是否在需要矯正的部位,并及時調整扭力的大小。
上肢是一個復雜而又精致的工具,通過絕妙的協調運動,上肢帶有關節的各個部分進行了極其多方面的運動。恢復殘缺上肢三個基本運動(抓握、放松、傳遞)是非常困難的。機械地重現正常上肢中的高度精細的關節,杠桿和運動系統的問題比下肢要多很多。一具理想的矯形器控制或產生的運動只是那些異常的喪失的運動,并且殘留功能的部位上,運動不受約束。顯然,對于矯形器所包繞的每個部分和平面應該予以認真的考慮。必須對矯形器的機械效率和裝配情況給予同等的重視。只有當矯形器具有明確有治的目的,或者矯形器提供了在其他方式中不能完成的某種功能時,才會接受上肢矯形器。臨床上的優點必須超過缺點,是否接受矯形器,也取決于方子上的功能是否適當,如果在使用中感到不方便,那么就會很快感到矯形器沒有效果而不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