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齒厚雙導程蝸桿副嚙合原理與一般的蝸桿副嚙合原理相同,蝸桿的軸向截面仍相當于基本齒條,蝸輪則相當于同它嚙合的齒輪。雙導程蝸桿齒的左、右兩側面具有不同的齒距 ( 導程 ) 或者說齒的左、右兩側面具有不同的模數 m(m=t / π ) ,但同一側齒距則是相等的,因此,該蝸桿的齒厚從一端到另一端均勻地逐漸增厚或減薄,故又稱變齒厚蝸桿,可用軸向移動蝸桿的方法來消除或調整嚙合間隙。因為同一側面齒距相同,沒有破壞嚙合條件,所以當軸向移動蝸桿后,也能保證良好的嚙合。并且結構緊湊,調整方便,因而在要求連續精度分度的結構中被采用,以便調整嚙合側隙到合適程度。
德州金宇減速機生產的高jing密變齒厚蝸輪蝸桿副
1 .公稱模數
高jing密無間隙雙導程蝸桿傳動的公稱模數 m 可看成普通蝸桿副的軸向模數,用強度計算方法求得,并選取標準值,它一般等于左、右齒面模數的平均值。
當公稱模數確定后,公稱齒距也隨之而確定。
2 .齒厚增量系數
3 .齒厚調整量
齒厚調整量 ΔS 是為了補償制造誤差和蝸輪的允許磨損量所形成的側隙而選取的。一般推薦 ΔS=0.3~ 0.5mm 。對于數控回轉工作臺, ΔS 值應偏小。當傳遞動力時, ΔS 也可選為 π mk 。
可調節無間隙變導程蝸輪蝸桿副的生產彌補了減速機有間隙的不足,這種無間隙蝸輪蝸桿副成為一種新型的被廣大用戶認可和應用的產品。
可調節無間隙變導程的齒厚不同,是其左右齒面的導程不同,因此德州金宇公司做了技術調整,可籍由調整蝸桿的軸向位置,來改變蝸桿與蝸輪嚙合時的側隙,而能使其側隙控制在一合理的范圍之內,始終保持正確的嚙合關系;如果熱平衡計算不能滿足要求,則在箱體外側加設散熱片或采用強制冷卻裝置。并且結構緊湊,調整方便,因而在要求連續分度精細的結構中被廣泛采用,適用于旋轉分度工作平臺上。
可調節無間隙變導程蝸輪副機械圓周運動,可調節無間隙蝸輪蝸桿副德州減速機傳動機械有限公司采用雙蝸桿對消間隙原理開發生產的蝸輪蝸桿副,主要用于大型機床工作臺得驅動、高jing密分割器等無間隙圓周運動定位場合精細。該蝸輪副中心距可做到2000MM,單節速比可做到1/365同時不產生回程間隙。該蝸輪副中心距可做到2000MM,單節速比可做到1/365同時不產生回程間隙。
裝配注意事項
因為雙導程蝸桿蝸輪的左右齒面模數不同,所以必須正確組裝才能保證蝸桿與蝸輪正確嚙合。為了不使組
裝方向、組裝位置等出現錯誤,請首先確認下面各事項,正確組裝蝸桿蝸輪。
1. 組裝方向的確認
雙導程蝸桿和蝸輪產品上刻有箭頭標記,指示組裝方向。組裝時,首先確認蝸輪的正反面,組裝方向為蝸輪
與蝸桿的箭頭方向一致。組裝方向的錯誤,會造成中心距離a比標準距離大,致使無法組裝或無法正確嚙合
。(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