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的設計基準
機械加工的設計基準可分為設計基準和工藝基準兩類,工藝規程設計、工藝裝備設計所需要的設計手冊和有關標準。在零件圖上用以確定其它點、線、面位置的基準,稱為設計基準。工藝基準:零件在加工和裝配過程中所使用的基準,稱為工藝基準。工藝基準按用途不同又分為裝配基準、測量基準及定位基準等。裝配基準:裝配時用以確定零件在部件或產品中的位置的基準,稱為裝配基準
機械加工的政策支持
通過《裝備制造業調整與振興規劃》,提出依托高速鐵路、煤礦與金屬礦采掘、基礎設施、科技重大專項等十個大領域重點工程,振興裝備制造業;抓住九大產業重點項目,實施裝備自主化;提升四大配套產品制造水平。政策措施包括加強投資項目的設備采購管理、鼓勵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等。上述領域涉及了經濟建設中的關鍵部門,也是我國機械行業發展中亟待突破的領域,尤其是數控機床和礦用機械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制造領域的薄弱環節,與國外先進水平有明顯的差距。
機械加工的目的
廣義的機械加工就是指能用機械手段制造產品的過程;狹義的是用車床(Lathe Machine)、銑床(Milling Machine)、鉆床(Driling Machine)、磨床(Grinding Machine)、沖壓機、壓鑄機機等專屬機械設備制作零件的過程。
進行加工是使用機械設備進行加工,達到所要達到的外形尺寸、性能等要求。把原材料加工成為所需要的產品。
機械加工方法
1.零件表面加工方法(設備)的選擇
所選加工方法應考慮每種加工方法的“經濟加工精度等級”。各加工方法有其加工特點,在制定工藝過程時須考慮各加工設備“經濟加工精度”。。各型設備具體“經濟加工精度等級”在后面有時間再介紹。
2.切削用量選擇
進給量、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合稱切削用量三要素。在保證加工質量,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效前提下,要盡量使三者之積較大。
粗加工時,一般是先按刀具壽命確定切削用量,先盡量選擇切削深度、再選擇進給量,考慮切削速度。精加工時則主要依據產品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確定切削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