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存儲的概念
藍光是由為首提出來的新一代存儲格式,由DVD發展而來,可以向下格式兼容,保存期限一般在50年以上,目前容量藍光盤達到100GB,2015年和松下會聯合推出300G-1T的超大容量產品。作為檔案級存儲介質,藍光盤目前主要應用于廣電行業,已逐漸覆蓋到、教育、金融、公共事業等有存儲剛性需求的行業和企業。
離線備份三二一原則
至少三個備份; 除原有數據副本外,將重要數據(如您打了300小時的游戲存檔,或趕工一星期明天要交的數據報表)額外再備份兩份副本,以免一次意外(從硬盤進水到電腦被偷)就毀掉全部數據,多一份備份,多一分保險。
兩種不同形式 以至少兩種不同的媒介存儲數據副本,包括但不限于多塊硬盤、網盤云存儲、服務器、DVD光盤等。 一塊異地存儲 至少將一份備份存儲在異地。簡單的方法就是拿塊移動硬盤,公司一份家里一份,防火防盜不說,萬一周末加班也不用著急跑公司取數據了不是。 “三二一原則”看似復雜,就是簡單兩字——“冗余”。
藍光存儲主要解決方案
(一)電信級大容量藍光光盤庫解決方案
以藍光光盤為數據儲存介質,通過機械手裝置控制藍光光盤匣移動,多組工業級藍光光驅并行讀寫數據,提供通用外部存儲接口的新存儲系統。
(二)、數據保險箱
數據保險箱是一款簡單易用、靈活擴容的模塊化光存儲產品。采用先進的藍光存儲技術、高精度的機械手以及工業級光驅,實現數據安全、長期的存儲。
(三)、IDC光磁迭代解決方案
將IDC機房現有客戶的冷數據遷移至藍光設備,降低IDC機房能耗,提高業務服務能力。也可在現有機房電能指標緊張情況下,建設新增藍光存儲云湖,推廣云歸檔、云備份業務,提高收入。
磁盤庫的概念
早在10余年前即已被IBM,StorageTek等存儲廠商所采用。然而,受限于磁盤和虛擬磁帶技術的發展,以及廠家為了保護其既有模擬磁帶庫市場的考量,長期以來磁盤庫以價格高昂著稱,使其通常作為大型磁帶庫的前端緩存使用,且依附于特定的主機系統(“封閉系統”),市場認知度一直很低。而在近些年,磁盤技術快速發展,出現了多種類型磁盤(SCSI、FC、ATA、SATA),使單位容量磁盤存儲的價格急劇下降,進而使磁盤陣列作為備份設備的應用也愈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