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三普的范圍與任務
土壤三普的范圍與任務2.1普查范圍覆蓋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林地、草地中突出與食物生產相關的土地,未利用地重點調查與可開墾耕地資源潛力相關的土地,如鹽堿地等。2.2普查內容以校核與完善土壤分類系統和繪制土壤圖為基礎,以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狀普查為重點,更新和完善土壤基礎數據,構建土壤數據庫和樣品庫,開展數據整理審核、分析和成果匯總。查清不同生態條件、不同利用類型土壤質量及其障礙退化狀況,查清特色農產品產地土壤特征、后備耕地資源土壤質量、典型區域土壤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等,查清農用地土壤質量家底,系統完善我國土壤類型。
外業調查與采樣技術規范土壤普查辦,組織編寫《土壤外業調查與采樣技術規范》,明確樣點現場確認、樣點信息調查與填報、樣品采集、樣品包裝與寄送等外業調查采樣工作。
各省級土壤普查辦,落實本技術規范,制定適合本區域的外業調查與采樣技術規范,負責組織開展本區域的外業調查采樣工作。
各省負責組織開展外業調查與采樣工作。各省級土壤普查辦根據土壤普查辦統一布設的樣點和調查任務,負責組建調查采樣隊(調查采樣隊人員組成中至少有1位通過省級土壤普查辦統一組織培訓,并獲得培訓證書和1名縣級相關技術人員),制定外業調查采樣計劃,按照統一的《土壤外業調查與采樣技術規范》,開展樣點現場確認、樣點信息調查與填報、樣品采集、樣品包裝與寄送等外業調查采樣培訓,落實外業調查采樣的工作進度。
其中采集土壤剖面樣點的調查采樣隊,須由熟悉土壤分類與制圖的帶隊,重點負責挖掘土壤剖面、觀察與記載剖面形態、采集剖面土壤樣品與標本,開展土壤類型校核完善與邊界勾繪等。
土壤普查是一項重要的土地資源調查工作,旨在了解和掌握土壤資源的分布、性質和利用狀況,為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提供科學依據。首先,土壤普查需要對土壤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生物性質進行調查和分析,以了解土壤的性質和特點。其次,土壤普查需要對土壤的分布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和統計,以便為土地利用和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土壤普查需要收集和整理土壤調查數據,并進行統計分析和綜合評價,以便為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第三次土壤調查第三次土壤調查是中國為了了解和掌握土壤資源狀況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調查。該調查于2014年啟動,歷時5年,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涉及1400多個縣(市、區)。調查內容包括土壤性質、土壤肥力、土壤環境質量等方面,旨在為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提供科學依據。該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土壤資源總體狀況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土壤污染、土壤退化等,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