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動消失模鑄造技術是在消失模鑄造過程中施加一定頻率和振幅的振動,使鑄件在振動場的作用下凝固,由于消失模鑄造凝固過程中對金屬溶液施加了一定時間振動,振動力使液相與固相間產生相對運動,而使枝晶破碎,增加液相內結晶核心,使鑄件i終凝固組織細化、補縮提高,力學性能改善。該技術利用消失模鑄造中現成的緊實振動臺,通過振動電機產生的機械振動,使金屬液在動力激勵下生核,達到細化組織的目的,是一種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無環境污染的方法。
“短流程”鑄造工藝,是用高爐鐵液直接注入電爐中進行升溫和調整成分,經變質處理后澆注鑄件,省去了用生鐵錠再重熔成鐵液的過程,是一種節能、降成本的鑄造生產方法,是鑄造協會重點推廣的優化技術之一。“短流程”工藝在山東等省已經得到了較好的應用,在不久前公布的72家全國優良鑄造生鐵基地試點企業中,采用“短流程”的山東企業達到12家。其為加強鑄造生鐵基地建設,優化鑄造產業集群的發展發揮了很大的推進作用,將會促進鑄造業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鑄造合金液從澆注到凝固,在z后凝固的地方會出現宏觀或顯微收縮,這種因收縮引起的宏觀縮孔肉眼可見,并分為集中縮孔和分散縮孔。集中縮孔的孔徑大而集中,并分部在鑄件頂部或截面厚大的熱節處。分散性縮孔形貌分散而細小,大部分分布在鑄件冒口和熱節部位。顯微縮孔肉眼難以看到,顯微縮孔大部分分部在晶界下或樹枝晶的枝晶間。
離心鑄造制作工藝:
金屬過濾、澆注溫度、鑄型轉速、渣下凝固、涂料使用、鑄件脫型、澆注系統、澆注定量等是在離心鑄造生產中必需確定或解決的工藝問題,因為它們直接影響著鑄件的質量和生產效率。
離心鑄造的缺點:
①用于生產異形鑄件時有一定的局限性。
②鑄件內孔直徑不準確,內孔表面比較粗糙,質量較差,加工余量大;
③鑄件易產生比重偏析,因此不適合于合金易產生比重偏析的鑄件(如鉛青銅),尤其不適合于鑄造雜質比重大于金屬液的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