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機的存儲轉發
存儲轉發方式是計算機網絡領域應用較為廣泛的方式。它把輸入端口的數據包先存儲起來,然后進行CRC(循環冗余碼校驗)檢查,在對錯誤包處理后才取出數據包的目的地址,通過查找表轉換成輸出端口送出包。正因如此,存儲轉發方式在數據處理時延長時間大,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對進入交換機的數據包進行錯誤檢測,有效地改善網絡性能。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支持不同速度的端口間的轉換,保持高速端口與低速端口間的協同工作。
交換機的堆疊方式
堆疊是指將一臺以上的交換機組合起來共同工作, 以便在有限的空間內提供盡可能多的端口。多臺交換機經過堆疊形成一個堆疊單元。一般來說, 不同廠家、不同型號的交換機可以互相級聯,堆疊則不同 ,它必須在可堆疊的同類型交換機 ( 至少應該是同一廠家的交換機 ) 之間進行;級聯僅僅是交換機之間的簡單連接, 堆疊則是將整個堆疊單元作為一臺交換機來使用, 這不但意味著端口密度的增加,而且意味著系統帶寬的加寬。
堆疊可以大大提高交換機端口密度和性能。堆疊單元具有足以匹敵大型機架式交換機的端口密度和性能, 而投資卻比機架式交換機便宜得多 ,實現起來也靈活得多。這就是堆疊的優勢所在。
交換機堆疊的配置和轉發
堆疊建立后,可以通過接口板上的業務端口、系統主板上的串口或網管口登陸CSS系統,進行業務配置和系統管理。CSS提供四維的接口視圖(框/槽/卡/端口),支持對兩臺設備中的所有端口進行業務相關配置、操作。以框/槽為單位對兩臺設備中的所有單板進行管理,如查詢單板信息、對單板進行復位等操作。在CSS環境下,業務流量轉發同單框環境下的區別:跨設備的轉發需要經過交換網兩次。對于報文內容的處理沒有區別,都需要進行一次上、下行處理。對外呈現為一臺設備。
交換機的發展動向
作為局域網的主要連接設備,以太網交換機成為應用普及很快的網絡設備之一。隨著交換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太網交換機的價格急劇下降,交換到桌面已是大勢所趨。如果你的以太網絡上擁有大量的用戶、繁忙的應用程序和各式各樣的服務器,而且你還未對網絡結構做出任何調整,那么整個網絡的性能可能會非常低。解決方法之一是在以太網上添加一個10/100Mbps的交換機,它不僅可以處理10Mbps的常規以太網數據流,而且還可以支持100Mbps的快速以太網連接。如果網絡的利用率超過了40%,并且碰撞率大于10%,交換機可以幫你解決一點問題。帶有100Mbps快速以太網和10Mbps以太網端口的交換機可以全雙工方式運行,可以建立起專門的20Mbps到200Mbps連接。